環保和保存鐵道文化難兩全?台鐵局從1998年起陸續修復五輛蒸汽機車頭,但行駛時噴煙與鳴笛屢被檢舉製造空汙和噪音,遭地方環保局稽察。台鐵官員表示壓力很大,「若真被開罰,蒸汽火車可能不再行駛。」鐵道文史工作者呼籲應給鐵道文化資產動態保存的法源。 台鐵每年舉辦仲夏寶島號蒸汽火車復駛活動,非常受歡迎,圖為CT273。照片提供/林志浩 分享 facebook 台鐵局機務處長賴興隆表示,台鐵為減少煙量採用高品質的低硫無煙煤,但蒸汽火車行駛時依然有人檢舉,非常無奈。台鐵表示,重視鐵道文化的日本,把蒸汽火車定位是文化財及觀光財,蒸汽火車出勤時,從沒被開過單。 媒體報導環保署曾建議蒸汽機車改用天然氣,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表示,他本人沒做過這樣的建議,就環保立場,有民眾檢舉就要稽查,他很清楚台鐵承受很大壓力。 環保署正研議是否在老舊火車頭加裝濾煙器等設備,但各種火車頭樣態都不一樣,是否能裝其他設備、會不會影響馬力,要再評估。至於鳴笛,因非持續性又不在晚間10時後,不會被視為噪音。 賴興隆表示,蒸汽車是國寶級文物,加裝濾煙器就看不到煙,失去蒸汽火車行駛時的特點。 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前會長謝明勳曾撰文指出,「遺產鐵道」(Heritage Railways)或稱鐵道文化資產,和歷史建築一樣具有技術或歷史價值,不過它是活的遺產,必須讓它可運轉才是永續存活。 師大地理系教授、鐵道文化研究者洪致文說,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,其重要價值包括維持蒸汽火車的行駛;台灣的蒸汽火車堅持燒煤冒煙,是在維護全人類的文化資產。 洪致文指出,現行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缺陷是對古蹟認定,並無動態保存的類別。文化部文資局長施國隆回應,如何兼顧蒸汽車能動又符合環保規定,要跨部會協調,盼台鐵提出認定文資保存的申請。台鐵局長鹿潔身說,未接獲這樣的訊息,內部會再研議。高齡91歲的CK101曾被台鐵修復至能動態行駛,現在因零件不足在台鐵富岡機廠等待維修。照片提供/黃文鎮 分享 facebook 對鐵道迷而言,蒸汽火車行駛過程中會冒煙是重頭戲。照片提供/翁惠平 分享 facebook
EAA3CCC31129400E